寓言故事:陇西鹦鹉
唐朝的虎溪庵主,生平事迹不详,只知其为临济义玄禅师之法嗣弟子。
有一天,寺里来了一位年青的禅僧,他问虎溪庵主:“请问和尚是什么当地人士?”
虎溪庵主淡淡地答复:“陇西(甘肃)人。”
禅僧又问:“传闻陇西出产鹦鹉,真有这么回事吗?”
虎溪庵主说:“是的。”
禅僧看虎溪庵主有问必答,忍不住生起缓慢之心,成心说:“鹦鹉禅,和尚会吗?”所谓的鹦鹉禅是指所言非亲证,仅仅拾取古人的言词,有如拾人牙慧。
虎溪庵主听了既不气愤也不辩解,当场学鹦鹉翱翔。
禅僧哈哈大笑,语带嘲讽地说:“好一只鹦鹉!”
虎溪庵主又学鹦鹉叫了数声“呱呱”。
登时,禅僧听出了庵主的慈善、才智,不由心生羞愧,这才知道庵主的功行不简单,当下顶礼谢罪。
虎溪庵主问:“有悟吗?”
禅僧垂头无语。
一个学养缺乏的人,听到人家对他有一点小看,就忍受不住,马上反扑回去。而真实有涵养的人,你讪笑他、小看他,他一点都不会介怀。
《四十二章经》有云:“仰天而唾,唾不至天,还从己堕;逆风扬尘,尘不至彼,还坌己身。”
年青的禅僧不知他遇到的是高人,虎溪庵主也将计就计,你说鹦鹉,他就翱翔;你来赞许,他就大叫,这还不行引导你牵动别的的心吗?
道理:大巧若拙,大音希声。